分数的再认识(分数的再认识教学反思)

本文目录一览:

《分数的再认识》评课优缺点?

《分数的再认识》评课优缺点如下:优点:讲课语言干练,上课节奏紧凑思路清晰,和班级里的管理方法相结合,有教育意义。优点:上课环节齐全,重难点分明。缺点:有口头禅,学生回答正确时没有给肯定性的语言,最后的总结过快。缺点:没有板书,课件字太小,上课语速过快,对二年级的学生缺少鼓励性语言。

如何用“分数墙”来教学分数的学习呢?

借助“分数墙”,学习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教师利用“分数墙”,可以通过数分数单位的个数,引导学生数形结合,用图形语言刻画运算过程,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四则运算的算理,使抽象的算理具体化。如帮助学生理解。利用“分数墙”可以进一步理解小数、分数、百分数的意义,进一步沟通各种数之间的内在联系,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。

通过对“分数墙”的观察、探究,直观建立起分数大小比较和加减法计算的统一模型。能够简洁、有条理地表达思考过程。情感、态度和价值观: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,体会分数大小比较、加减计算在具体情境中的实用性。

分子都是1,分母是逐渐增大的,这样可以很好的比较分数之间的大小。分数墙不但是初步认识几分之几的媒介,还在后面的学习活动中发挥作用:分数墙的长度分别是1米和12米时,“量”和“率”的认识都放在分数墙上进行融会贯通、离散整体中的相关分数问题也在分数墙上呈现。

三)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,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,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。 目标解析 通过对“分数墙”的解读,既能帮助学生回顾本册所学的分数的初步认识,又为学生进一步探索分数的性质提供了空间。

根据分数墙的特点:在“分数墙”上画一条竖直的线,可以很快地找出相等的分数;在46处画一条竖直的线,可得与46相等的分数是:26812;在23处画一条竖直的线,可得与23相等的分数是:46812。

分数的再认识,整体1可以指什么

整体“1”是一个重要的概念,它不仅仅代表了一个具体的数量,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,表示了一个完整的整体。比如,一个班级中的学生,全体学生就是整体“1”;一个蛋糕,整个蛋糕就是整体“1”。在这个基础上,学生可以进一步学习如何将整体“1”分解成不同的分数,以及如何将分数合并成整体“1”。

第一次是三年级的分数的初步认识,第二次是五年级的系统学习分数知识。在三年级下册教材中,学生已经结合情境和直观操作,体验了分数产生的过程,认识了整体“1”,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,能认、读、写简单的分数,已经会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,能初步运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,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。

一分数的再认识 整体“1”的含义:一个物体或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,这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“1”来表示,通常叫做整体“1”。 分数的意义:把整体“1”平均分成若干份,其中的一份或几份,可以用分数表示。分母是几,整体就被分成了几份,分子是几,就表示其中的几份。

结合具体的情境,体会“整体”与“部分”的关系,感受分数的相对性。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。2学情分析《分数的再认识》这节课是北师大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小节的内容。

关键词: 分数的再认识

0 评论

发表评论